小刘的孩子十一个多月了,眼看要回归职场,回到工作岗位。双方老人岁数也大了,所以一直想找个保姆带孩子,中介去了几家,同学朋友也介绍过不少,但迟迟定不下来。讲真,好保姆真的是千年难遇。
所以朋友们都劝我,尽量不要让保姆单独和孩子在一起。那么问题来了,小刘和老公都需要上班,工作日不可能在家和孩子呆在一起。所以只好请双方老人出马。立刻开了家庭会议,请保姆看孩子,同时奶奶和姥姥以月为单位轮流看着保姆。
这种模式试行了两周就以保姆被辞退、婆婆被气回家,宝妈辞职回家看娃的结局结束了。
首先,同一屋里的人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,事情才能正常开展,保姆、孩子奶奶和孩子的关系要和谐,可是这一点从一开始相处就很尴尬。我们这地方的保姆只是负责日常孩子的辅食和她自己的三顿饭。可是婆婆也在家,一到吃饭时间,保姆就专心看孩子子,婆婆负责三餐。所以就变成保姆照顾孩子,婆婆伺候保姆一日三餐。婆婆心里不平衡。
其次,带孩子的习惯和方式保姆和奶奶天壤之别,孩子刚要学会走路,走不稳,奶奶怕孩子磕碰,不让保姆放手。保姆却经常在孩子站立时松开手,让孩子自己走,说这样孩子才学习走路快。奶奶嫌保姆给孩子用来冲奶粉的水温度低,保姆说水温太高奶粉就没有营养。总之两个人常常在小刘耳边说对方的不是,搞得小刘心烦。

最过分的是保姆为缓和与孩子奶奶的关系,却来挑拨小刘和婆婆的关系。对小刘的家事进行议论和分析,把小刘无意中对婆婆的一些牢骚传给婆婆。搞得奶奶心里对儿媳的意见很大。不久因为一件小事,婆婆和小刘起了争气。婆婆一气之下回家。而保姆更为所欲为了。婆婆不在,小刘上班时保姆对孩子开始不耐心,对孩子大声吼,甚至偶尔有过分的推搡动作。看了家中的录像,小刘快气炸了。果断炒掉保姆。
经过这一番折腾,小刘筋疲力竭,终于辞职在家照顾孩子了。其实保姆也有好有坏,在请保姆时,首先应该有一段考察期,最好是和她一起照顾孩子一段时间,听其言,观其行,看她有没有对孩子的责任心和爱心。日久见人心,多和她交流,最好和她成为朋友。为了孩子的安全,可以在家里装上摄像头,能随时看到情况。话说回来,即使找到一个称职的保姆,那也是不能妈妈的。请了保姆,再让老人看保姆,也是被逼无奈,这样做有必要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