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“两孩时代”老人更像免费保姆?
更新日期:2018-07-26 09:53  客服:15313091976  点击:
我们真正需要做的,是在社会上重新确立养育下一代的分工规则,仅靠家庭内部的自我调节,是远远不够的。 
 
“两孩时代”让老人们承担了过重的压力,长时间处于“责任重、风险高”的带娃压力下,因此愈发显得力不从心,不堪重负。一些老人为此感慨:腰酸背痛,还落了一身埋怨。
 
“两孩时代”的来临,对整个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。这也让生育、抚养的话题,从家庭内部走向了公共领域。类似老人带娃的问题,这些年愈发频繁地在舆论场被提及和讨论。
 
去年就有调查显示,老年抑郁症患者正在逐年增加,而其中约三至四成都是因带娃引发的。老人带娃的压力并非个案,而已经成了一种需要被正视的普遍现象。
 
老人退休之后帮儿女带娃,是中国家庭内部分工延续已久的一种传统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都被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。
 
不仅年轻父母会想着“生了娃有父母带”,多数老人也会自觉把带儿孙视为自己的分内事,甚至以此作为“催生”的理由——老了就没法给你们带娃了,生孩子要趁早。
 
但近年来,上述“传统”正在悄悄发生变化。社会发展速度加快,使得育儿观念的代际隔阂日益突显,隔代抚养很容易引发老人与子女间的矛盾和冲突。
 
老人更像是免费的全职保姆,而不像过去那般,对带娃有着高度的主导权。时下的带娃老人不仅要付出体力劳动,还可能动辄得咎,自然不愿意再承受这样的压力。
 
与此同时,许多家庭中的老人与年轻子女都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,这些家庭的老人要帮子女带娃,就不得不奔赴子女生活的异地,甚至与老伴分离,被迫重新去面对一个新的生活环境。

“两孩时代”老人更像免费保姆?
 
而且,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,老人们的主体意识也在提升,将带娃视为“使命”的观念逐渐淡化,越来越多的老人都会憧憬拥有自己的老年生活,而不再将带娃视作自己唯一的选择。
 
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为老人减压的建议,诸如年轻人应该主动承担更多的养育责任等。但是,就现实而言,我们真正需要做的,是在社会上重新确立养育下一代的分工规则,仅靠家庭内部的自我调节,是远远不够的。
 
数据显示,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人,占全国2.47亿流动人口的7.2%,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%。
 
他们的子女,相当一部分都是双职工家庭中的城市新市民,考虑到房价、教育、医疗成本,这些家庭在孩子的抚育上如果缺乏父母的“资助”——要么一方全职在家带孩子,要么请保姆,对不少家庭来说都具有压力。
 
在这样的现实之下,父母帮带孩子,就成了家庭内部消化分担抚养成本的优先选择。因此,如果抚养后代的成本不能引入外部的分担机制,这种基于家庭内部秩序的养育分工,必然会持续下去。
 
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,呼吁公共部门完善相关配套服务的声音也越来越多,这种呼吁,实质上就是要让国家和社会承担更多的生育成本。
 
目前,我们的公共服务与资源供给还相对不足,普惠式的幼教、幼托所十分缺乏。如果这些福利可以得到普及,老人们自然不用再承担如此巨大的压力。
 
老人们承担“责任重、风险高”的带娃压力,本质是生育成本过高导致的结果,有一定的必然性。它与不少家庭不敢生两孩,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一体两面。
 
加快优化生育成本的社会分担机制,解除更多家庭在养育孩子上的后顾之忧,才是“解放”老人,缓解社会生育焦虑的要诀。
 
  • 50岁阿姨来了一场说走就走进西藏

    在很多人看来,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是年轻人的专利。但事实上,任何年龄段的人,只要有勇气,都可以“任性”一把。比如,杭铣社区50岁的陈咏红阿姨来了一场说走就走,去了向往已久的西藏。这几天,她刚从西藏回来,...

  • “两孩时代”老人更像免费保姆?
  • “两孩时代”老人更像免费保姆?

    老人更像是免费的全职保姆,而不像过去那般,对带娃有着高度的主导权。时下的带娃老人不仅要付出体力劳动,还可能动辄得咎,自然不愿意再承受这样的压力。他们的子女,相当一部分都是双职工家庭中的城市新市民,考虑...

  • 保姆接私单发生意外,谁来负责?

    现在家政行业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保姆接私单现象,很多的保姆为了暂时的利益,都会背着家政公司和客户私下签单,如果家政员工在接私单的过程中发生意外,应该怎么办,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呢?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