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如何捕捉新生儿敏感期
更新日期:2012-09-15 15:00  aixinbaomu  点击:

 3岁前的宝宝主要通过潜意识的“吸收性心智”吸取对外界的认知。也就是主要以家长环境为主导,缺乏逻辑思维能力,比如有些孩子说话前言不答后语,让人啼笑皆非。和他说什么他都会信以为真,用大人的话是,这时期的孩子“傻呼呼”的,很好傻。

 
3岁以后,孩子开始具有了分析、判断事情的能力,最让家长印象深刻的是:他开始不停地问“为什么”,如果你回答得不合情理,他马上可以反驳你。因此我们要设计不同的感官训练活动,比如:6—11个月是咀嚼发育敏感期,我们就要开始让孩子多练习咀嚼,如买专用的咀嚼饼干,把胡萝卜切成长条型,让他们多练习咀嚼,食物方面就不要再弄成糊状喂食了,而是加些带有粒状的食物,练习宝宝的咀嚼能力。
 
有些家长头痛为什么自己的子女到了5、6岁了,吃起饭来还是慢吞吞的,经常咽不下去。其实就是在咀嚼敏感期时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造成的。 三、敏感期教育要注意的事项
 
1) 尊重孩子,想信孩子有能力去自己完成
 
有些家长喜欢左右孩子的决定,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,不可能完成生活的细节,其实,恰恰相反,孩子天生具有的学习能力比大人还要强。我们要相信他们,信任他们,只有这样,孩子才会同样的信任我们,
 
2)观察孩子的敏感期
 
虽然敏感期被学术地划分了阶段,但有些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会略有提早或推迟,比如有人说话早,有人说话迟,这与天生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,所以,家长们要做到了解孩子,通过多沟通,多理解,才能真正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。 3)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吸引孩子
 
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三个导,在孩子固执时要注意疏导、在辨别是非时要注意引导,在为人处事时要注意指导,而且,家里长辈要上下一置,给孩子提供了个正面学习的环境,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。 4)鼓励多探索、多尝试
 
探索与尝试是用感知与经历去认识周围环境,孩子天生就喜欢探索与尝试,多尝试探索,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发现问题,提高自信,所以,当孩子有尝试欲望时。只要是危险性或侵犯他人的,我们应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需求。 5)适时协助而不干预
 
中国传统的父母都喜欢干涉孩子的行动,试想想,当孩子热衷于某种感兴趣的事物时,大人们总是指手划脚,过多干预,会变成什么后果。我们要做的,不是全管,也不是不管,而是指导适时予以协助。
 
  • 哄宝宝入睡的七个误区

    0~1岁是宝宝睡眠行为形成的关键期,24小时的昼夜节律一般在1岁以内就已经确立了。但有很多父母是到自己要上班了、宝宝要上幼儿园了,才想到去调整孩子的睡眠习惯。宝宝的睡眠习惯一旦形成,再去纠正就有点难了。所以,最好在宝宝四五个月的时候,就有意识地...

  • 如何捕捉新生儿敏感期
  • 如何捕捉新生儿敏感期

    敏感期是指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,每一段时期都会出现对某种认知或事物特别感兴趣的事,如果我们了解了儿童发展的这些特殊时期,顺着儿童的喜好来制作教育计划,孩子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握这领域的知识或事物,这个时期的教育就称之为孩子学习某种东西或事物...

  • 了解不同阶段孩子的不同敏感期

    什么是教育的敏感期?敏感期是指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,每一段时期都会出现对某种认知或事物特别感兴趣的事,如果我们了解了儿童发展的这些特殊时期,顺着儿童的喜好来制作教育计划,孩子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握这领域的知识或事物,这个时期的教育就称之为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