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线上老师能力存疑遇到伪劣的知识产品咋办?
更新日期:2021-02-19 20:32  百度收录  点击:

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课堂可以搬到线上,网络课堂开展得如火如荼。尤其短视频等新媒介的兴起拓展了知识边界,更突破了传统教育从业者的范围,似乎人人都能开课。其中有人是高手,有人则是充数的南郭。

 

教学水平不在线

 

新闻=牛死(),果汁=猪死(),牙齿=兔死(),地球=饿死()在短视频平台,类似的搞笑学英语片段有很多,有些甚至颇受欢迎,视频博主们还收获一批粉丝。但笑过之余,人们也不禁发出疑问:英语真能这样学吗?

 

如今,互联网已成为传播知识、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。网络使有价值的内容冲破教室围墙,迅速广泛地传播,也为非专业教育人士提供了分享知识和经验的舞台,但前提是分享者自身有真才实学,若仅凭浑水摸鱼、滥竽充数,难免让人大跌眼镜。

 

为了节省接送孩子的时间,家住朝阳区的刘女士近给儿子报了网课。在课上可以和外教对话,希望他从一开始就能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。刘女士说。

 

然而,初衷并未实现。试听课上,感觉还不错,可到了正式上课,问题就出现了。安排的外教不固定,导致孩子需要反复适应。刘女士说,她不能忍的是,外教的能力参差不齐,有的水平根本不在线。

 

和刘女士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正在读大四的小郭。我从小就有当老板的梦想,打算毕业后创业闯一闯。小郭告诉记者,他偶然在一篇文章里看到有指导创业的课程,于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掏了钱。听了一段时间后,他才发现其中的内容多是粗制滥造,根本没有实际价值。讲课的老师看起来既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,也缺乏在商场实战的经验。

 

记者调查发现,外语学习、职业资格考试等在线课程五花八门,不少消费者反映课上频现明显错误、课程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。

 

知识产品很难标准化

 

海量的知识和零碎的时间,加上移动支付普及,让知识付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。防疫期间,线上学习需求高涨,南郭先生们有了可乘之机。据调查,74.7%的受访者购买知识类产品后遇到过与预期不符的情况。

 

业内人士指出,所谓的老师往往是利用了人们追求速成的心理需求,用10天轻松搞定口语30天快速拿下证书等博人眼球的话语引发关注。实际上,课程设置并不科学合理,教学方法也很奇葩。与其说注重效果,不如说看重收益。

 

部分老师的教学资质和履历掺水严重。他们通常把简历包装得光鲜亮丽,打造名师人设,比如,从某国际名校毕业,曾在某顶尖大学任教,在某学科领域深耕多年、颇有建树等。有的还在教师合格证与资格证上做手脚。

 

客观来看,与实物商品不同,像课程内容类的知识产品很难标准化。对零基础的消费者而言,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很难评判,这也为网络课堂的监管增加了难度。

 

专家们表示,知识在线上普及,人们希望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干货,而不是打着教学旗号骗人牟利。

 

在线课堂除了学知识之外,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如果一开始路子走歪了,后面想改就难了。师范大学副教授于艳新说。

 

消费者须提高分辨力

 

数字经济呈现出来的一个特点就是虚拟场景交易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,在此场景下,有些机构以次充好、偷工减料,导致线上课程不符合预期,这就需要平台介入监管,提升透明度。

 

在老师教学资质上,2019年7月,教育部等六部门已发布《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要求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人员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,应在平台和课程界面的显著位置公示培训人员姓名、照片和教师资格证等信息,包括外籍培训人员的学习、工作和教学经历。

 

业内人士表示,为知识付费也属于消费行为,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、广告法、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保护。如果人们在上课过程中发现被欺骗,发现课程内容与宣传内容不符,机构有可能涉嫌虚假宣传,消费者应及时保留证据,依法维权。

 

面对鱼目混珠的网络课程,激浊扬清才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。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颜旭建议出台红榜制度,定期对符合规范、有良好资质和能力的线上机构进行公示。

 

一旦有教师无证上课等违法违规行为,还应严肃查处并将其列入黑名单。中国法学会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。

 

对于新媒介上的视频博主,专家们认为,一方面政府部门和平台应强化日常监管,增加举报途径,如发现违法违规及时查封;另一方面,消费者更须擦亮双眼,提高分辨能力,避免上当受骗。

小韭搜题是一个拍照答疑的学习平台,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学习场景,当学生遇到难题和学习困难时,能够通过移动互联网即时得到帮助。
  • 了解拿买来的作品参赛,是在给孩子埋雷

    定制国奖级别的作品9000元,省奖4000元,如果国奖未获奖可退500元,但包得省奖,未得奖可退全款,所需的作品面试答辩可以负责教授。这是某网店的广告。 据澎湃新闻报道,目前面上存在可定制绘画、网页设计、动画、科创小发明、大赛计划书等比赛作品的生意链,覆盖青少...

  • 了解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线上老师能力存疑遇到伪劣的知识产品咋办?
  • 了解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线上老师能力存疑遇到伪劣的知识产品咋办?

   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,课堂可以搬到线上,网络课堂开展得如火如荼。尤其短视频等新媒介的兴起拓展了知识边界,更突破了传统教育从业者的范围,似乎人人都能开课。其中有人是高手,有人则是充数的南郭。 教学水平不在线 新闻=牛死(),果汁=猪死(),牙齿=兔死(),地球=...

  • 了解教育思考:“分龄阅读”别让图书馆孤军奋战

    孩子的书真的很难选,宁波的李女士感叹说,我每天都会抽时间跟6岁的孩子一起阅读,但困扰也来了,我买的绘本,上面写着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但很多时候女儿都无法理解书里的内容。有的书标榜是少儿图书,却根本不适合孩子,内容庸俗。 不久前,当当网联合艾瑞咨询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