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够放弃工作、全职照顾孩子的妈妈仍是少数,多数家庭采取了这几种解决方案:姥姥奶奶隔辈抚养,或者雇佣保姆照顾,或者把孩子交给私立的托管机构。但不管哪种方案,在现实中都面临种种问题,很难令人满意。
“老人带孩子,虽说给我们帮了大忙,但他们体力精力有限,对孩子的照看只能满足基本的衣食需求。另外,在育儿理念上总有很多冲突。”田媛举例说,为了刺激孩子的运动神经、感官神经,他们经常让孩子多爬行、多玩泥巴,但老人总是嫌弄脏衣服,不大高兴;再如吃饭问题,老人喜欢喂食,年轻父母愿意让孩子自己吃,很难达成一致。
目前近八成婴幼儿由祖辈参与日间看护,其中近一半的祖辈感到“无可奈何”。特别是照顾过“一孩”的祖辈不愿再照顾“二孩”的比例上升。即便是心甘情愿看管孩子的老人,也因为年龄大、身体差等原因常常力不从心。
家政住家保姆带孩子,更是让不少年轻父母“爱恨交织”。家政服务业流动性强、人员素质参差不齐,许多职场妈妈都有过半年更换多个保姆的经历。“遇上一个能把孩子放心托付的保姆,就得好好‘哄着’,定期涨工资、过节给红包,生怕被‘辞职’。”陈芳说。
与之相对的,是我国托育服务严重短缺。调查数据显示,0—3岁婴幼儿在中国各类幼托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%,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%的比例。
“好怀念小时候的托儿所啊!”田媛回忆,“我小时候,街道和企业都有托儿所,爸妈上班时把我带到单位交给托儿所阿姨,下班时再接我一起回家,既省事又放心。可是,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公办幼托班了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