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万不要从果水、菜水、果汁开始添加
很多妈妈会在宝宝三四个月的时候就给宝宝添加果汁、菜水,这种喂养方法是不合适的。添加辅食初期最好不给宝宝喝果汁或菜水。果汁和菜水通过奶瓶喂养易造成对奶制品的兴趣降低,因婴儿配方粉味道较淡。再有,婴幼儿习惯喝果汁和菜水后,不易再接受其他辅食和白开水,对宝宝顺利添加辅食不利,而且果汁较甜,宝宝喝太多对长牙后的牙齿护理不利。
若宝宝已依赖果汁,不喜欢配方粉时,可将部分果汁加入配方粉中,再逐渐减少添加量至最后停掉。
建议给宝宝添加辅食从婴儿配方米粉开始,因其中强化婴儿所需营养素,包括铁、钙等,且容易消化吸收,对宝宝味觉发育也不会造成影响。对配方米粉适应后,可逐渐添加菜泥(绿色叶状菜、根茎状菜)、蛋黄、肉泥等。
辅食要少糖、无盐、无调味品

宝宝的辅食和大人的饮食是不同的,给0~1岁的宝宝烹调辅食要少加糖、不加盐、不加调味品,妈妈做辅食的时候不能擅自加各种调味品,要尽量保证食材原味。
建议少加糖、不加盐、不加调味品,主要是为了保护宝宝的身体健康,对宝宝日后形成更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有作用。
研究表明,7~12个月的宝宝每天需要的盐大概在1克,母乳或配方奶基本可以满足,即使宝宝满1岁了,在3岁以前每天需要的盐也还不到2克,所以宝宝的饮食应该低盐,1岁以前最好无盐。如果盐添加太多,宝宝稚嫩的消化系统和肾脏负担都会加重,对健康不利。另外,宝宝习惯了盐味,味觉会加重,不喜欢清淡饮食,会直接决定他成人后的饮食习惯偏咸,而高盐饮食则会导致高血压等疾病。
建议少加糖是因为宝宝天生喜欢甜味,如果一味给甜食,容易造成嗜甜食的毛病,而吃太多甜食,龋齿、肥胖、低龄糖尿病都可能发生。另外糖过多摄入会直接影响骨骼发育,导致佝偻病。
建议少加调味料,一方面是有些调味料添加了较多添加剂,对宝宝健康不利,而且很多调味料需要肝脏代谢,宝宝身体负担会加重;另一方面调味料的添加也会造成宝宝重口味饮食习惯。
辅食做熟了以后直接加工成适合宝宝吃的泥糊、小块等就可以了。妈妈不用担心宝宝吃得没味道,不喜欢吃,因为宝宝的味觉很灵敏,食材的原味就足以让他感到新奇了,即使是在大人嘴里没滋没味的蔬菜泥,宝宝也会吃得津津有味。
成长提示:宝宝1岁以后饮食可以稍加一点儿盐。建议在菜做熟了以后加,盐留在食物表面,尽管量少,但味道比较重。
添加辅食应该从一样到多样
宝宝的身体适应力较差,在让他接受新食物的时候不能太着急,建议每次只加一种,这样宝宝的脏器承受压力较小,对身体发育有好处。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一旦宝宝过敏,很容易锁定过敏原,在下次加辅食的时候可以准确避开,而同时加多种就没法确定到底是哪种辅食引起过敏了。
刚开始加辅食的时候最好从谷物开始,谷物致敏性较低,而米又比面致敏性低,第一种辅食可以把大米打成粉熬米粉糊或购买原味的婴儿米粉(市售婴儿米粉很多都是复合配方的,不适合给宝宝第一次加辅食用,第一次加辅食要用配方单纯的大米粉)。吃完后注意观察。如果没有过敏,就继续添加,一周后再加另一种。先添加蔬菜,再添加水果。每一种食物可以持续添加3~5天,观察宝宝有没有过敏反应,如果没有,就可以加蛋黄了。这样宝宝能吃的种类就越来越多,当宝宝适应的种类多了之后,可以把几种食物混合食用。